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客家語)課程綱要修訂說明


教育部於九十五年成立專案小組,針對民國九十年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客家語)」積極規劃客家語綱要之微調工作。主要目的是要使國民中小學客家語課程更能適應時代變遷及青少年身心發展之需要,並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客家文化、主動學習客家語的興趣和習慣,並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客家語本次的微調小組成員涵蓋專家學者、教師(含教師、主任、校長)及相關業務行政人員等,以兼具各方之代表性,並參酌九十五年八月九日「95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各學習領域研修小組召集人第1次會議」中討論之微調原則,經過九次的研修小組會議、四場的座談會及一場公聽會廣泛討論蒐集修訂意見。從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到九十六年七月十四日歷經一年半始修訂完成客家語的課程綱要。以下分別針對微調的精神、微調特色、修訂重點、微調策略等四部分加以說明。


壹、微調精神

 一、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作為微調的基礎。
二、充分蒐集現場教學實務者、教材編輯者與審查者之相關意見。
三、綱要內涵重複或邏輯順序矛盾者,得調整之。
四、課程目標以不更動為原則。
五、能力指標應敘寫清楚,或以範例說明。

貳、微調特色

一、將教育部97106公布之「台灣客家語拼音方案」納入課程綱要,但此標音符號只供參考,不具強制性,以避免標音符號成為教學重點。因此,標音符號學習不宜在國小一年級開始,可視實際需要延至中年級。
二、為符合國小實際教學情況,落實能力指標的操作,以利現場老師教學,調整分段能力指標將學習階段由三階段調整為四階段。
三、能力指標大幅度調整,指標數量由原有的三階段九十八條調整為四階段九十九條,且重新檢視各分段能力指標的內容及能力指標語句的修飾,並輔以範例說明。有關新舊條文數量對照及新修訂分段能力指標條文如下表1及表2

新舊草案條文統計表
     語言能力
草案
條文數
聆聽
能力
說話
能力
標音
能力
閱讀
能力
寫作
能力
 
舊草案條文數
3階段)
34
33
11
10
10
98
新草案條文數
4階段)
36
28
16
11
8
99


新修訂分段能力指標條文統計表
     語言能力
學習
階段
聆聽
能力
說話
能力
標音
能力
閱讀
能力
寫作
能力
 
第一階段
9
7
1
0
0
17
第二階段
9
8
6
0
0
23
第三階段
9
7
5
6
3
30
第四階段
9
6
4
5
5
29
小計
36
28
16
11
8
99
四、課程綱要的調整幅度均同時考量師資及設備的配合情形。
五、原課程綱要內容「客語」二字,統一修改為「客家語」。

參、修訂重點

      將基本理念的文字做內容上的修改與調整,以使文句的呈現更為順暢、
      潔、明瞭。
二、課程目標:修改文字內容。
    ()目標序號依照順序、層級做重新排列。
    ()課程目標內容做文字上的修改,使其更易貼近原本的意涵。
    ()相關用字依照各領域統一用字做修改。
  三、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階段由三階段調整為四階段。
    ()能力指標重新檢視,每一階段指標並依認知、情意、技能重新排列。
    ()為避免學生在第一階段學習多種語言標音系統造成學習混亂,所以在標音能力3-1-1後面加註:「視實際需要實施,或視需要安排於適當年級(二年級或中年級)實施」。
    ()配合十大基本能力所欲呈現與達成的目標,依照改寫後的能力指標意涵,依序將指標重新放入。
    ()依分段能力指標之修改,配合十大基本能力重新檢視。
    ()作全面的檢視,並修改文字內容使其更為具體、明確。
    ()教材編選原則新增:「依據基本理念、課程目標,進行聽、說、讀、寫教
        材之編選。」
    ()教學原則新增:「宜掌握學生學習的經驗,依實際的學習階段,妥適編選
        教材。」
  六、新增附錄乙項:「臺灣客家語分級教材編輯綱要」。

肆、微調策略

原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後,教學人員對部分分項能力指標產生解讀的困惑
,或於現場進行教學後對部分階段能力指標的達成有疑慮。因此,本次針對所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微調,以改善教學問題,進而落實客家語教學,促進教學成效。
一、問題一:基本理念的用語過於冗長。
      微調策略:
    ()文字做內容上的修改與調整,以使文句的呈現更為順暢、明確。
    ()舉例如下:
序號
基本理念(原)
序號
基本理念(微調)
4
培養學生應用客家語學習客家文化和其他知識的能力,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學習領域、認識本國多元文化,且在面對國際思潮與現代化社會之變遷中,體認全球化和在地化共同發展的必要性。
4
培養學生應用客家語學習各種知識的能力擴充生活經驗、認識本國多元文化,且在面對國際思潮與現代化社會之變遷中,體認全球化和在地化共同發展的必要性。
 
二、問題二:項目標號缺乏層次性,內容文字陳義過高。
      微調策略:
    ()項目標號依照順序、層次做更換。
    ()課程目標內容做文字上的修改,使其更易貼近原本的意涵。
    ()舉例如下:
   課程目標
基本
能力
客家語課程()
  課程目標
基本
能力
客家語課程(微調)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具備客家語學習之自學能力,樂於終身學習客家文化,並視推廣客家文化為終生責任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具備客家語學習之自學能力,樂於終身學習客家文化,奠定終身學習之基礎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充分運用科技與資訊進行客家語與客家文化的形式和內涵之整理保存,並藉由科技工具和設備,擴充客家語與他種語言交流的機會,展現出台灣多元語言的特色
8.運用科技與資訊
充分運用科技與資訊進行客家語文學習擴充客家語與他種語言交流的機會,進而推廣客家語言文化

三、問題三:能力指標描述過於瑣碎,重複性高,部分詞彙過於籠統,不夠明
    確。
      微調策略:
    ()將重複性高之能力指標合併。
    ()文字敘述簡潔化、用語具體化。
   


()舉例如下:
序號
能力指標(原)
序號
能力指標(微調)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2
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2-2
能聽出客語中的新觀念。
刪除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4
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語。

四、問題四:部分能力指標不符合該學習階段之能力。
      微調策略:
    ()調整學習階段,縮短各學習階段學習能力之差距。
    ()將部分階段較難達到之能力指標,移至適合的學習階段,或局部修正,
        或予以刪除。
    ()舉例如下:
序號
能力指標(原)
序號
能力指標(微調)
3-1-3
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3-2-2
能認唸所學之客家語調型。
3-4-3
能運用聲調符號標示不同客家語腔調之調型。
2-3-9
使用科技資訊傳達個人理念。
2-3-7
能主動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提升客家語說話能力。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刪除
2-2-8
能主持小組討論。
五、問題五:能力指標過於重視認知及技能目標的達成,較忽略情意目標。
      微調策略:
    ()增列客家語情意部分的能力指標。
    ()每一階段的能力指標兼重認知、情意、技能。
    ()舉例如下:
序號
能力指標(原)
序號
能力指標(微調)

1-3-7
能透過聆聽活動,欣賞並薪傳客家文化。

六、問題六:標音符號的教學時機欠彈性,未能照顧區域差別。
      微調策略:
    ()標音符號教學,原則上於第一階段開始教授,惟學校得視學生程度及教學進度適時實施。
    ()舉例如下:
序號
能力指標(原)
序號
能力指標(微調)
3-1-1
能認唸標音符號。
3-1-1
能認唸客家語標音符號。(視實際需要實施,或視需要安排於適當年級【二年級或中年級】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