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語教學活動示例
一、
聆聽能力
活動示例1-1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活動名稱
|
搥搥樂
|
適用年級
|
低年級
|
設計理念
|
以遊戲、競賽方式輔助學生學習,以快速連結詞彙語音及語意。
|
能力指標
|
1-1-1能聽懂簡單的單詞。
|
教學資源
|
1. 玩具塑膠槌。
2. 有圖示之詞卡(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1)mhibung (黃色) 、mtalah (紅色)
(2)qbubu’ (帽子)、pala’ (披肩)、katu’ (裙子)
(詞卡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圖示詞卡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2. 學生分組派出代表,老師隨機讀出詞卡,學生以玩具塑膠槌搥打正確答案,教師記錄各組正確反應的量,作分組競賽。
|
活動示例1-2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活動名稱
|
我是小畫家
|
適用年級
|
高年級
|
設計理念
|
以視覺引導輔助理解模式,利用「圖像」輔助學生學習,以快速理解詞彙語意。
|
能力指標
|
1-3-1能聽懂學過的短句和一般用語。
|
教學資源
|
1. 畫有穿戴帽子、外套、裙子的人物畫,未經著色,數張。
2. 有圖示之詞卡(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1)mhibung (黃色) 、mtalah (紅色)
(2)qbubu’ (帽子)、pala’ (披肩)、katu’ (裙子)
(詞卡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3. 句子揭示條(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1)soyan maku’ mqbubu’ . (我喜歡戴 。)
(2)soyan maku’ mlukus .( 我喜歡穿 。)
(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3. 每位學生準備黃色、紅色彩色筆各一支。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圖示詞卡及句子揭示條,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2. 老師發下未經著色之畫有穿戴帽子、披肩、裙子的人物畫,學生每人一張。
3. 老師隨機選擇顏色(黃色、紅色)及服飾(帽子、披肩、裙子)做搭配成為詞組,如:
(1)mhibung na qbubu’ (黃色的帽子)
(2)mtalah na pala’ (紅色的披肩)
4. 老師隨機搭配顏色及服飾詞組唸讀,學生跟著練習。
5. 老師說出soyan maku’ mqbubu’ mhibung
na qbubu. (我喜歡戴黃色的帽子)或soyan maku’ mlukus mtalah na pala’ .( 我喜歡穿紅色的披肩)。
學生即在未經著色之畫有穿戴帽子、披肩、裙子的人物畫中,隨教師所唸讀的詞組在人物畫中著色。
6. 老師從學生正確的著色畫中擇一公布正確答案。
7. 老師反覆隨機選擇顏色(黃色、紅色)及服飾(帽子、披肩、裙子)做搭配成為詞組,並以完整短句表達:soyan maku’ mqbubu’ . (我喜歡戴 。)或soyan maku’ mlukus .( 我喜歡穿 。) 隨機配搭,反覆練習,以強化學生聽音辨意的能力。
|
活動示例1-3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活動名稱
|
變裝秀
|
適用年級
|
七到九年級
|
設計理念
|
以視覺引導學生理解,利用「圖像」、「情境」輔助學生學習,以快速理解詞彙語意。
|
能力指標
|
1-4-1能聽懂現場情境的對話內容。
|
教學資源
|
1. 黃色帽子、黃色披肩、黃色裙子各2件
紅色帽子、紅色披肩、紅色裙子各2件
2. 有圖示之詞卡(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1)mhibung (黃色) 、mtalah (紅色)
(2)qbubu’ (帽子)、pala’ (披肩)、katu’ (裙子)
3. 句子揭示條(以賽考利克泰雅語命令句為例):
(1)pqbubu’ na qbubu’. (戴 色的帽子。 )
(2)plukus na .(穿 色的 。)
(3)iyat saku’.(我不要)
(4)aw.(好)
(以上詞卡、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圖示詞卡及句子揭示條,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2. 學生分三組各派出代表,依老師及一名學生之對話穿戴衣物。
3. 老師與學生對話,老師說出命令句“pqbubu’ na qbubu’.” (戴 色的帽子。 )或
“plukus na .”(穿 色的 。),若學生回答 “aw.” (好),各組代表須穿戴老師指定顏色之帽子、披肩或裙子;若學生回答
“iyat saku’.”(我不要),各組代表不須穿戴老師指定顏色之帽子、披肩或裙子。
4. 競賽項目除了「穿戴正確」外,可以再增加其他項目,如「反應最快」、「最妖嬌美麗」…作分組競賽。
|
二、 說話能力
活動示例2-1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紅色的蘋果
|
適用年級
|
低年級
|
設計理念
|
利用實物、圖卡,營造一個有意義的溝通環境。以短句訓練學生說出符合語法結構的句子,並應用於表達周遭事物的特性。
|
能力指標
|
2-1-9能表達周遭事物的特性。
|
教學資源
|
1. 實物:香蕉、蘋果
2. 有圖示之詞卡(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1)guquh(香蕉)、ringo(蘋果)
(2)mhibung (黃色) 、mtalah (紅色)
(3)qruyux(長的)、mtumaw(圓的)
3. 句子揭示條(以賽考利克泰雅語陳述句為例)
(1)
qu .
(以上詞卡、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圖示詞卡,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2. 老師揭示句子“ (1) qu ringo(蘋果)/ guquh(香蕉) .”於黑板上,拿出蘋果,請學生從mhibung (黃色) 、mtalah (紅色)、qruyux(長的)、mtumaw(圓的) 中選擇正確的圖示詞卡放置於空格(1)中。若學生選擇mtalah (紅色)/ mhibung (黃色) 或mtumaw(圓的)/
qruyux(長的)的詞卡,若符合蘋果/ guquh(香蕉)的特性,皆為正確答案。
3. 分組競賽:各組派代表上台作步驟2之練習,當老師看到學生選擇正確,隨即範讀及帶領學生反覆誦讀。
|
活動示例2-2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我很想念我的親人
|
適用年級
|
中年級
|
設計理念
|
利用圖卡、親屬關係表,使學生明瞭基本親屬稱謂。老師透過疑問句
“ ima’
s’nun su’?”(你想念誰?) 讓學生熟悉其答句 “s’nun maku’ balay qu (1) mu .”(我很想念我的 。) 空格(1)中可填入任何親屬稱謂,使學生明瞭基本親屬稱謂,提升基本溝通能力。
|
能力指標
|
2-2-10能回答教師提出的疑問句。
|
教學資源
|
1. 親屬關係表
2.
有圖示之親屬稱謂詞卡(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yutas(爺爺)、yaki’(奶奶) 、yaba’(爸爸)、yaya’(媽媽)、qsuyan(兄姐)、s’way(弟弟、妹妹)、yata’(姑姑、阿姨)、mama’(伯伯、叔叔、舅舅)
3.
句子揭示條(以賽考利克泰雅語陳述句為例)
(1)“ ima’ s’nun su’?”(你想念誰?)
(2) “s’nun maku’
balay qu (1) mu .”(我很想念我的 。)
(以上詞卡、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圖示親屬稱謂詞卡,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2. 老師揭示句子(1)“ ima’ s’nun su’?”(你想念誰?) (2) “s’nun
maku’ balay qu (1) mu .”(我很想念我的 。) 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3. 老師提出疑問句“
ima’ s’nun su’?”(你想念誰?),指導學生從有圖示之親屬稱謂詞卡中選擇詞卡填入空格(1),並以“s’nun
maku’ balay qu (1) mu .”句型回答(我很想念我的 。) 。
4. 分組競賽:學生輪流上台作步驟3之練習。以疑問句“ ima’ s’nun su’?”(你想念誰?)詢問同學後,帶領同學誦讀所填好的答句。
|
活動示例2-3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我會關心別人
|
適用年級
|
高年級
|
設計理念
|
利用身體各部位名稱圖示詞卡及歌曲,使學生能正確說出身體部位名稱。透過角色扮演,使學生熟悉表達關懷的疑問句
“nyux su’
hmswa’ la?”(你怎麼了?) 及其答句 “nyux mxal balay qu (1) mu .”(我的 很痛。)
|
能力指標
|
2-3-5能表達適度的關懷。
|
教學資源
|
1.
「倫敦鐵橋垮下來」伴唱帶或鋼琴、電子琴
2.
身體各部位名稱圖示詞卡(以賽考利克泰雅語為例):
tunux(頭)、skutaw(胸腔) 、qtu’(肚子)、bzyux(臀) 、muzi’(大腿)、kakay(腳)
3. 句子揭示條(以賽考利克泰雅語陳述句為例)
(1)“nyux su’ hmswa’ la?”(你怎麼了?)
(2)“nyux mxal balay qu (1) mu .”(我的 很痛。)
(以上詞卡、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身體各部位名稱圖示詞卡,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2. 帶領學生以身體各部位名稱搭配「倫敦鐵橋垮下來」曲子歌唱,加強記憶。
3. 老師揭示句子(1) “nyux su’ hmswa’ la?”(你怎麼了?) (2) “nyux mxal balay qu (1) mu .”(我的 很痛。)範讀並解釋語意,並指導學生逐一唸讀。
4. 老師提出疑問句“nyux
su’ hmswa’ la?”(你怎麼了?),指導學生以“nyux mxal balay qu (1) mu .”(我的 很痛。)回答,並從身體各部位名稱圖示詞卡中選擇詞卡填入空格(1)。
5.
分組競賽:學生一對對輪流上台角色扮演練習。
|
三、 音標系統應用能力
活動示例3-1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會煞車的音─喉塞音 ’
|
適用年級
|
低年級
|
設計理念
|
賽考利克泰雅語的輔音共有19個,其中喉塞音/ʔ/以書寫符號 ’表示之。當喉塞音 ’居於詞尾時,常被忽略不記或未唸出。因此設計本教學活動,以所列舉的賽考利克泰雅語最小差異詞組(minimal pair)讓學生辨識喉塞音 ’。
本教學活動列舉的最小差異詞組如下:
1. saku’(我.主格) /
saku (山藥)
2. mu’(射) / mu(我.屬格)
3. nbu’(生病)
/ nbu(喝)
4. si’(放置) /
si(就直接)
(以上詞卡、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能力指標
|
3-1-1能辨認簡單的書寫符號
|
教學資源
|
最小差異詞組詞卡。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範讀並解釋上述最小差異詞組之語意,讓學生辨聽每一組最小差異詞組的詞尾輔音的差異及其語意之差別。
2. 指導學生歸納詞尾有喉塞音 ’時,詞彙語音的特色。
3. 學生分組設計手勢或動作,當聽到老師念讀的詞彙詞尾有喉塞音 ’的詞時,即做出該組設計的手勢或動作。教師記錄各組正確反應的量,可作為分組競賽。
|
活動示例3-2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分開的n_g和合在一起的ng
|
適用年級
|
中年級
|
設計理念
|
考利克泰雅語的19個輔音中,舌根鼻音/ŋ/以書寫符號ng表示之。當舌間鼻音n與舌根擦音g兩個同時出現,為了與舌根鼻音/ŋ/做區別時,以n_g表示之,以有別於表/ŋ/音的書寫符號ng。為加強學生對分開的n_g和合在一起的舌根鼻音ng的區辨能力,因此設計本教學活動,以所列舉的賽考利克泰雅語詞彙讓學生辨識n_g和ng的不同,並熟悉辨識n_g和ng的讀音。
本教學活動列舉的詞彙如下:
1. lingay(周遭) / in_gyut (漸漸)
2. Haking(女子名) / kin_gwagiq(很高;高的程度)
3. ngasal(家)
/ min_gay(曾逃走)
(以上詞卡、句子揭示條可以資訊媒體替代)
|
能力指標
|
3-2-1能拼讀簡單的書寫符號。
|
教學資源
|
1. lingay(周遭)、in_gyut (漸漸)、Haking(女子名)、kin_gwagiq(很高;高的程度)、ngasal(家)、min_gay(曾逃走)等詞卡。
2. ng、n、g、n_g等書寫符號卡。
3. 沙灘球
|
教學活動
|
|
1. 教師揭示lingay(周遭)、Haking(女子名) 、ngasal(家)等詞卡及ng書寫符號卡,引導學生從詞卡中指認出ng,並依下列節奏反覆範讀,以加深學生印象:
ngasal
ngasal ng ng
ng
教師可配合肢體動作進行教學,以加強認讀 ng的學習效果。
2. 教師將ng、n、g等書寫符號卡隨意揭示於磁鐵板上,將沙灘球丟出,接到沙灘球的同學,須上台,一邊依節奏唸出 ngasal ngasal ngasal ng ng ng三遍,一邊從磁鐵板上ng、n、g、等書寫符號卡中取出ng圖示字卡。反覆請同學們上台練習。
3. 書寫符號n、g教學可仿照以上方式教學。
4. 學生熟悉書寫符號ng、n、g的讀音後,老師揭示n_g並說明n、g在詞彙中分別發舌間鼻音n與舌根擦音g,為與書寫符號ng所代表的舌根鼻音/ ŋ /區別,所以書寫為n_g。
5. 教師輪流揭示含ng、n_g的詞卡。學生分組做拼讀。教師記錄各組正確反應的量,可作為分組競賽。
|
活動示例3-3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拼寫樂
|
適用年級
|
七到九年級
|
設計理念
|
原住民族語書寫符號的拼寫教學可以由單純的一個輔音及一個元音的結合(CV,即子音 + 母音)的拼音結構開始教學,循序漸進再進入CVC(CVC,即子音 + 母音 +
子音) 的拼音結構,而再進入CVCV(CVCV,即子音 + 母音 + 子音+ 母音) 的拼音結構。從易而難,由簡入繁,以提升學生語音覺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的能力。
|
能力指標
|
3-4-1能藉由書寫符號,寫出簡單的單詞與句子。
|
教學資源
|
a, u,
m, y, t等書寫符號卡。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製作書寫符號元音a, u,以及書寫符號輔音m, y, t 後,發給每位學生。
2. 老師依序唸出ma, mu, ya, yu, ta, tu等CV結構的音,每次學生一聽到一個CV結構的音,就必須用自己的書寫符號卡將字拼出並寫出。
3. 以CVC、CVCV結構的詞彙引導學生練習。
4. 分組競賽。
|
四、
閱讀能力
活動示例4-1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抽抽樂
|
適用年級
|
高年級
|
設計理念
|
利用句子 “cyux (1) qu ( 2)
.”及隨機從2個小箱子抽出的動詞、人名玩遊戲。第(1)格填入陳述句主事焦點的動詞,第(2)格填入人名。隨機抽出詞卡填入句子中,讓學生在朗讀句子後,輪流做動作,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
能力指標
|
4-3-2能朗讀簡單的句子。
|
教學資源
|
1. 陳述句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卡數張
2. 全班人名詞卡數張
3. 句子揭示卡:cyux (1) qu (2)
.
4. 2個小箱子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揭示陳述句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卡,逐一範讀及解釋語意,並帶領學生反覆練習後,將動詞詞卡投入第1個小箱子。
2. 老師發下小紙張,請學生將自己原住民名字寫上,投入第2個小箱子。
3. 老師揭示句子“cyux (1) qu (2)
.”
4. 輪流請學生分別在第1、2個小箱子中抽出動詞及人名,置於句子“cyux (1) qu (2)
.”的第1、2個位置中。如:
cyux m’yugi’
qu Tali’
.(Tali’在跳舞。)
上台抽籤的同學須朗讀正確,方能為所屬小組得分。請班上名叫Tali’的學生出來表演跳舞給同學看,表演後,能為所屬小組得分。餘者類推。
5. 累計各組得分,最高分給予獎勵。
|
活動示例4-2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我是大偵探
|
適用年級
|
七到九年級
|
設計理念
|
1. 利用四格漫畫幫助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加強想像空間及對文章的熟悉度。並以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2. 分組朗讀競賽,以同儕力量刺激學生學習興趣。
|
能力指標
|
4-4-1能朗讀課文。
4-4-2能閱讀課文。
|
教學資源
|
1. 與課文相關的四格漫畫
2. 課文講義
3. 獎勵品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發給每一位學生課文講義及課文相關的四格漫畫。
2. 學生分組討論四格漫畫的內容,並分組口頭發表回答下列問題:
(1)ima?(誰?)
(2)hmswa?(怎麼了?)
(3)knwan?(何時?)
(4)inu’?(何處?)
3. 老師限時每人四分鐘讀完課文。老師可請學生發表,課文內容是否與他們剛才看圖後所假設的內容相同。
4. 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並口頭回答下列問題,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ma?(誰?)
(2)hmswa?(怎麼了?)
(3)knwan?(何時?)
(4)inu’?(何處?)
5. 分組朗讀競賽,朗讀最佳之小組可得獎勵品。無法完成之小組則表演一首族語歌曲。
|
五、
寫作能力
活動示例5-1
領域名稱
|
語文學習領域本土語言組(原住民族語)
|
教案名稱
|
寫作練習
|
適用年級
|
七到九年級
|
設計理念
|
1. 利用四格漫畫增進學生想像空間及對所閱讀文章的理解。並以ima?(誰?)、hmswa?(怎麼了?)、knwan?(何時?)、inu’?(何處?)引導學生思考四格漫畫及文章的內容並寫下來,再組成一篇合語法的文章,並分組朗讀該組共作之文章。
2. 分組人數以3人為佳,且須為異質分組。
|
能力指標
|
5-4-1能摹寫課文的單詞與短句,並嘗試進行短句與文章的翻譯。
|
教學資源
|
1. 與課文相關的四格漫畫
2. 課文講義
3. 獎勵品
|
教學活動
|
|
1. 老師發給每一位學生課文講義及課文相關的四格漫畫。
2. 老師限時每人四分鐘讀完課文。
3. 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
4. 學生分組討論課文內容,並以簡答題方式回答下列問題,並記錄下來:
(1)ima?(誰?)
(2)hmswa?(怎麼了?)
(3)knwan?(何時?)
(4)inu’?(何處?)
5. 老師請學生分組依上述問題所討論記錄的回答,再組合寫成一篇合語法且與原課文文意相同的文章,並一起大聲朗讀發表。
6. 老師請各組學生再以華語翻譯剛才發表的文章。
7. 族語文章最流暢且翻譯最佳之小組可得獎勵品。無法完成之小組則表演一首族語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