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原味E辭典—原住民的歲時祭儀



教育部為提供大眾瞭解更多原住民族相關歷史語言文化等詞彙,編纂公布《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試用版)》,共收錄2,205辭條,內容包括歷史、語言、文化及各族語詞彙意義及用法,其中有關歲時祭儀活動內容豐富,每一族群都有獨特的祭典儀式,祭典時期,均嚴守配合各種祭典的規範,大部分規範均與自然力量或宗教信仰有關。
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裡,大自然變化是安身立命的指標,也視大自然現象為神力,是人神盟約起源,也是辦理歲時祭典的原因,祭典中,可以了解臺灣原住民各族在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及宗教信仰迥異,同時也看出區域位置與生活環境的不同,發展族群各自獨特的祭典。
以阿美族的「粟祭」為例,在神話起源中,阿美族人向天神學習農事,於是族人開始有了祭儀,更認為生活能有如此安樂、美滿幸福,拜賜天神的庇佑,若不會祭典儀式,必有斷粟的一天,祭典儀式必得傳承,便形成族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習俗。在這類祭典神話中,不難發現原住民族認為所獲得的禾苗及祭祀供品,是天神恩典,為了感謝與維持豐收,必須舉行祭典以崇敬之心與神對話,藉由這種敬神的態度,來表達對生活與事物的感謝。
為提供民眾了解原住民族文化,學習族語詞彙,俾利培養彼此欣賞與尊重不同歷史語言文化的包容態度,《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亦設有網站,網路版的回覆功能設計,提供大眾針對詞條內容線上互動交流的機會,請各界多加利用,做為本案後續研發及精進之參考。
參考資料:《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http://citing.hohayan.net.tw/defaul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