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我的語言學習傳記


我的語言學習傳記

        我是○○○,今年21歲,小學畢業以前住在嘉義縣梅山鄉,升上國中以後住在雲林縣斗六市,再加上父親是嘉義梅山人,母親是雲林古坑人,就地緣與血緣關係而言,我算是貨真價實的半個嘉義人混半個雲林人,考上大學之後,則是在台北木柵暫居。

        上述是我個人簡單的基本資料,接下來介紹我的語言學習背景和經驗。

家族語言系譜圖


A語+B語:表示A語和B語皆會使用,但較常使用A語。

語言能力指標表

本土語言
閩南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不會     □□□■
 
 
華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外國語言
英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俄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蒙古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略懂     ■■□■

 

語言學習經驗

        閩南語學習方面,在家裡或是有親戚在場的場合中,絕大多數時候,父母和其他長輩們都會以閩南語相互交談,若是對我們晚輩講閩南語,有時候會穿插一些國語,但是我們晚輩大多以國語回應,偶爾才會穿插一點閩南語詞彙。小學三、四年級左右,開始出現「鄉土教育」、「母語」等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讓我們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地理和風土民情,以及練習我們的母語──閩南語,然而當時我們班上的實際上課情形,卻是將「鄉土教育課」和「母語課」拿來做為其他課程內容,例如:「好萊塢電影欣賞」或是自習等等。

在華語學習上,就讀幼稚園以前,媽媽常常會播放「注音符號」教學錄影帶給我看,使我在注音符號和發音、聲調的學習上,較其他同年齡的小朋友得心應手,或許這也是促使小學時期的我接受字音字形訓練的原因之一。

以英語學習而言,幼稚園時學會英文字母大小寫,小學三或四年級開始有正規的英語課程,國中時補習過一年的英文,是我從小到大唯一一次的補習經驗,這段頗為愉快、有趣的補習時光為我打下相當扎實的英文底子,使我在往後學習更進階的英文時,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高中三年級時通過全民英檢中級,目前正努力要達到多益檢定600分以上。

就俄語學習來說,大學二年級開始雙主修「斯拉夫語文學系」,當初之所以選擇斯拉夫語文學系作為雙主修,是因為我對於語言較感興趣,再加上不想學習太過熱門的語言,於是俄語便成為我的第二外語。政治大學斯拉夫語言學系的俄語訓練課程包括初級、中級、進階的俄語、俄語會話、俄語語法,大四的課程增加俄語翻譯與寫作,而群修課程則包括斯拉夫類、文學類、文化類、俄語視聽類,選修課程中更附加「捷克語文學程」與「波蘭語文學程」,課程規劃可說是相當豐富、多元。

至於蒙古語的學習則是民族學系的群修之一,通常於大二那年修習,新蒙文的字母與俄文字母同樣來自於息利爾字母,新蒙文字母只比俄文字母多出兩個字母,讓同時學習這兩種語言的我能夠快速掌握。由於蒙古語的修習僅有一年,因此對於蒙古語只能概略性地認識。

老師教學法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語文老師有兩位,一位是補習班的英文老師,一位是教俄語會話的俄籍老師。

        補習班英文老師的談吐十分幽默,上課氣氛非常輕鬆、有趣,讓人不喜歡上課也難,他的教學方式並不特別,卻相當扎實,在解釋某些文法時會有特定的口訣,每一次提到相同的文法時就會再重申一次口訣,久而久之,這些文法就像烙印一般地印在腦海裡,讓人無法忘記,寫習題時便會反射性地做出正確答案。

        俄籍老師則是採取英語、俄語交錯使用的雙語教學方式,打造「半俄語學習環境」,使我們必須以俄語的思維上課,加速提升我們的俄語能力,此外他也教我們唱俄文歌曲或是朗讀俄文詩歌,不僅有趣,更能訓練我們的俄語口說流暢度。

發現&心得

        雖然在家裡以講閩南語為主,但我還是以國語作為主要使用的語言,畢竟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扣掉八小時的睡眠時間後,有將近十小時的時間生活在學校裡,而在學校時又幾乎不會使用到閩南語,於是我雖聽得懂閩南語,不過講起閩南語來卻有那麼一點不「輪轉」或是怪腔怪調。我覺得母語的保存與維護不單單只是家庭的責任,學校也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國民小學會實施母語課程的原因,然而仍有許多師長和家長並不了解保存與維護母語的重要性,使得母語課程常常淪為有名無實的空殼,就如同我的例子一樣。

        台灣的英語文教育強調「讀」與「寫」,對於「聽」與「說」則普遍缺少著墨,尤其是「說」這個部分,再加上台灣學生的性格使然,不習慣在課堂上和其他公開場合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以至於在學習英語或是其他語言時,口說的訓練和能力都較為不足。

        因此,「完全浸淫式課程」被公認為學習語言的最佳方法,其顧名思義就是沉浸在必須得使用該語言的環境中,如此便不得不持續不斷地使用該語言,以達到快速熟習該語言的效果。但我認為在剛開始接觸一種新語言時,「部分浸淫式課程」又稱「雙語式課程」是較為合適的方法,如我的俄語會話老師的教學方式,等學到一定的程度時,再實施「完全浸淫式課程」,較能融入使用該語言的環境中,並可減少「鴨子聽雷」的窘況。

語言學習歷程


民族教育

授課老師:王雅萍

姓名:wu

系級學號:

作業名稱:我的語言學習傳記

 

一、語言學習歷程

關於閩南語、華語

  我的父親是屏東潮州力社人,母親是屏東恆春頭溝人,閩南語是他們二位的母語,也是我們家的生活語言。基本上,我跟父母之間,僅以閩南語交談,只有某些──如熱狗、巧克力、表格、宅急便──外來語或非日常生活會使用的詞彙,會以華語替代。雖然我從小就生活於都會區,但閩南語算是高屏都會區的優勢語言,商店、市場、餐廳、街坊鄰居幾乎以閩南語溝通,客家人、外省人都多少能講閩南語。

  印象中,我上幼稚園以前,是不會說華語的,我的華語就在學校學會的。升小學前發生了一件對我影響頗深的小事,有一次英文老師要我們隨便發問,像「鉛筆怎麼說?」老師隨後便以英文翻譯回應。小朋友們都很雀躍,我也不例外,當時我問她「碗(閩南語)怎麼說(華語)?」老師不理解我的問題,她不知道「uánn」是什麼,遂沒有給我回應,而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釋(可能當時我不知道「碗」的華語怎麼說),只是下意識產生「閩南語不能在學校用」的想法,這個念頭在往後的求學生涯裡,一直跟著我。

  雖然我至今沒參加過任何朗誦、演講比賽,但為了講一口「字正腔圓」的華語,還是做過些許耕耘,例如看書時會逐字念出,偶爾會錄下來聽自己的聲音。除了刻意矯正自己的華語口說外,聽、讀、寫,幾乎靠學校課程就可以學得純熟了。至於像談吐、寫這樣的「表達能力」,我認為是「個人修養」,不應該以優劣評價。

  大學到了台北之後,同學來自四面八方,我發現一種語言是可以有多種腔調的。當別人說:「你沒有腔調」、「聽你講話聽不出來你是哪裡人」、「我以為你是台北人」……我心裡都會揚起莫名的自豪。然而,離開家鄉近七年,每次返鄉都覺得自己的閩南語能力每況愈下,而近年又接觸原住民、文化批判、語言復振等領域課程、事務,讓現在的我審視那時的自己,感覺千萬分羞恥慚愧。所以我現在回南部親族聚會時,會盡量不講華語,偶爾會穿插「XXX台語按怎講?」對現在的我來說,會有點吃力,但我也想不出復振自我母語能力更好的方式了。

 

關於英語

  英語是我的第一個學習的外語,不過我的起步比起很多同學不算早。我正式接受英語教學,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此之前的國小課程,一堂英文課都沒有在我記憶中存在過。小五時學校每週都有幾堂英文課,另外我也被送去補習班上英文課,兩處的教學情形差異不大,多以圖像、遊戲帶入教學,簡言之,就是「很輕鬆快樂」的一門課。

  我的國中是當時高雄縣標榜「雙語教學」的明星國中,大概是為了這個原因,媽媽還遷戶口,就為了讓我念這間學校。我入學時,考了英文資優班,但我沒考進去,因為自己根本無法使用這個語言!過去的英文學習,多是圖像式的、散裂的,缺乏組織,其實是無法應付升學取向的英語教育的。

  國中的「雙語教育」,除了既有的英語課程,另有外師教授口說課、《大家說英語》(雜誌)課程、試聽課,校園中部分告示、標語有英語標注,升旗時司儀也用英語廣播。校方可能試圖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好英文,不過,誠實而述,學習場域還是在課堂上,而以升學為目標的教育,只會讓學生視英語學習為負擔,對許多學習狀況不佳的學生尤甚。國三,學校甚至以兩班為一個單位,以成績高低將學生分成兩群,國、英、數等主科需要分班上課。我一直都在課業成績比較好的班上上課,對他班所知不多,但偶有一次「探頭過去瞧瞧」的機會,那時該課程老師跟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跟我班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

  非常時期,還去補全修班,我就觀察到,補習班老師尋求「有系統、有效率」的教學,於焉將英語教學「公式化」,就像上數學課那樣。升學的壓力幾乎讓我無法用開放的態度學習,對英語亦然,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都只是無止盡的背誦、強記罷了。

  高中某方面就是在覆轍升學的迴圈,但英語學習的素材變得多元,而那時我也到了一家有許多課外教材的補習班補英文,讓我投注較多的興趣於其中。在此我想談我那間補習班,我的老師是個在美籍華人(我推測),除了基本的讀寫課程,老師還用字源的概念教背單字,一個單詞往往由若干字根組成,遇到新詞的時候,就算沒有字典,也能推測出部分義涵,這對我學習英文有很大幫助,尤其在閱讀方面。另外,老師每週會選編一兩篇質量較重的時事新聞給我們閱讀,電影亦是教材之一。特別的是,逢年過節,如感恩節、聖誕節,補習班會有慶祝活動,內容大抵是介紹節日及教唱節慶歌曲。這種「看似輕鬆」的教學方式,讓我比較能跳脫學科的框架學習英語,一直到指考後期,雖然我縮短了許多看電視的時間,但我仍會收看英語節目、影集,除了當做消遣,亦能持續學習(通常我會邊看電視邊翻字典)。

  我認為,除了升學,很值得討論的是老師的個人思維:我們都被賣了一個「American Dream」!我不確定其他同學是否也與我同感,而現在的我也會批判老師那種「美國即世界」的觀點,然而,當我回顧這段補習歲月,當時借視覺、聽覺學習英語、認識異文化的經驗,的確讓我的慘綠年少萌發一絲對未來的憧憬,而憧憬都化為把英語學好的動力。

  至於大學時期的英語學習,政大有規定修畢的英語學分,碰巧我選到的,都是「看電影學英文」這種模式的課程,雖然比高中多了小組討論、評論、演劇等內容,但大抵感受不到英語能力的提升。再者,當時我的主科是俄語,除了佔據了大多數的學習時間,亦造成某種「干擾」,細節我將於下段說明。

 

關於第二外語:俄語

  最早我考上的是政大斯拉夫語系,前身係政大俄語系。我在這個系唸了兩年,學了兩年半的俄語。進到這個系的人,除去轉系、轉學、雙主修、輔系的學生之外,基本上都是初學者,對斯拉夫文化更是一概不知,所以站在這份作業討論學習語言的立場,特別適合。平心而論,俄語是我目前最有組織去學習的一種語言,我也認為,在該系的學習經驗是學語言最好的方式,不過我沒參與到高年級的課程,只能在我既有的修課經驗做論述。

  斯語系一年級要修的課很多,除了基本每週十二小時的語言課程(包括俄語語法、俄語會話、大一俄語),另有兩小時的視聽課(俄語視聽訓練)、兩小時的文化課(俄羅斯概論)。如果學好一個語言要七百個小時,斯語系學生課後的復習、自修時數不列入計算,該系一學期即有兩百五十小時左右的語言課程,要學好這個語言,是可能性極高的。

  至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籍老師的教學。我的老師是很典型──就像很多俄國電影、文學、文化研究等描述的那樣情緒化──的俄國人。老師對我們非常嚴厲,是那種遲到一分鐘就不讓人進教室的老師,所以我當時上她的課神經都繃得緊緊的,因為都是早上八點,班上有的同學索性就徹夜不眠了。有英語基礎對學俄語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現代俄語有百分之二十以上來自英語、法語用詞,但老師不喜歡我們講英語,甚至會灌輸我們「不忘掉英語,就學不好俄語」的觀念,我想這也是我英語能力退化的原因之一。不過,我仍非常肯定老師的教學。我們每堂課一開始都要聽寫考試,同時也暗示了這是一堂關於聽與說的課,完全不可能靠以前那種「背多分」的方式唸書。此外,我的老師是學戲劇的,她喜歡叫我們自己寫劇本、演短劇;也會叫我們帶自己的照片「看圖說故事」,然後再寫成短文。這樣寫作、口說交錯的學習,我自認為是非常有效果的,再者是因為斯語系每個班級的人數少於二十人,所以每個學生都有很多機會可以講到話,如果因為準備不夠而說不出話,老師便會以言語羞辱,如果承受不住而潰堤,老師便會從此看不起你。說白話一點,就是置身於一種超高壓狀態,無從懈怠。

  我的俄語曾經學得很好,同時我也認知到兩件事。第一,是我能「使用」這個語言,像台北聽障奧運期間,我去當了克羅埃西亞、亞塞拜然兩國的隨隊翻譯志工,能在課堂外實踐所學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其次,唯有透過這個語言,把它當工具,對其背後的文化認識才能更深切。雖然我後來轉系了,因為疏於練習、缺乏俄語環境,除了低階的自我介紹與練了很久才練成的「彈舌音」(r)之外,我幾乎無法再使用俄語了。不過,當時因為學俄語而習得的斯拉夫智慧,卻深深地烙印於心,這也是我學期俄語經驗裡最感恩的部分。舉兩例而言之,因為終年戰亂所發展出來的社會主義思維與宿命觀,至今仍在各類敘事與個人身上顯現,就此或許可以從而論斷,當今俄國爆炸式的經濟成長是否只是表像?黎民百姓苦難依舊,誰也沒把握渡這莫測黑洋。另外,身為一個台灣人,時時刻刻都在面對identity的問題,居於歐亞兩洲的俄國人何嘗不是?斯拉夫人向來視自己為「歐洲人」,但俄語裡的「歐洲」卻從未指涉斯拉夫民族所建之國家。

 

關於第三外語:法語

  我曾申請「歐洲語言與文化學程」的法語組。該學程僅要求十八學分的語言必修課,基本上即一週三小時(一學期三學分),三年可修畢。相較於俄語一週至少十四個小時的學習時數,法語課的三小時,令我質疑能在這個學程中學多少皮毛?但開給學程生的課就這是如此,還是姑且接受罷。

  法語(一)跟法語(二)雖然都是外師,但教學方式及風格迴然不同。法語(一)的老師是個波蘭裔法國人,是一個溫柔的女老師。她的課程內容大致依課本的脈絡進行,課間休息一定會播放某張法語唱片,上課時再做介紹。老師教文法的方式,是舉很多的例子,常常寫滿整個黑板,我認為可能老師無法用學生慣用的中、英文解說,遂試著讓學生從例子中學習。另外,老師也會使用圖卡教學,通常是在介紹各種顏色、蔬菜、水果……會使用。跟我的俄語老師一樣的是,她也會叫我們分組演戲,不過,礙於時間限制,我們通常只是照課文架構進行操演而已。我跟老師的互動很融洽,那年暑假我去法國巴黎旅行的時候,老師還約我去盧森堡公園喝咖啡。返國之後,讓我很想學好法語,以便跟老師溝通。

  第二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本來分做兩班的法語課被併為一班,我這班的老師沒繼續開課,學生因而沒其他選擇,必須到另一班上課。我還沒開始上法語(二)的課,就耳聞該班老師嚴厲的行事作風。教學上,老師基本上就是按課本操課,文法的講述佔去很大一部分,我在想,學生人數也是一大限制,原本三十多人的班,每個人或許還有機會練習口說,但兩班合為一班後,就不太可能了。

  我想提一點是,我們的課本每個單元最後都會有一章介紹法國文化,內容包羅萬象,如法國的假日、各方菜系、電影、寵物、學制……等。當時我很嚮往未來能到法國唸書,便上網查了法國語言學校的課程,大部分的語言機構,除了語言學習,一定會輔以文化課程。所以我的課本每的單元的最後一章,都在補足境外學習的缺憾。

  老師的教學風格亦是影響我學習的重要因素。法語(一)的老師,以鼓勵的方式教導,而法語(二)的老師,不太管教學生,正如他的開宗明義所言:他只管學生出席與否,只看期中期末考成績,在他眼裡,學生只有「被當」跟「沒被當」的分別。此外,該老師也時常在班上攻擊我法語(一)的老師,大抵就是說,她是個「不純」的法國人,我引述他說的話:「你們不會想叫一個會講中文的越南人教你們中文吧!」大概可以明瞭泰半了。

  第三年,我的法語課又換了老師,這次是一個臺籍老師。基本上,三個小時的課,約莫一半時間都由兩位學生上台報告法語時事新聞,另外要自己設計相關互動與製作學習教材,雖然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但還是覺得老師個人的講習未免太少了。在期中期末測驗的時候,學生還要以全法語寫申論題,對三年換了三個法語老師、口說文法基礎能力都不足的我來說,實在非常吃力。再下學期選課時,發現授課教師又換了一個人,感覺該學程根本無心治學,於是決定退選,結束這個只差三學分就修業完畢的學程。

 

近年接觸的語言:印尼語、粵語

  我大二開始去印尼探親,從一開始的每年一次,每次一個禮拜,到現在一年兩次,兩次合計一個多月,至今已經五年過去了。雖然我在印尼講閩南語,跟當地華人能用「福建話」溝通,但印尼語在印尼是個俯仰皆可見可聞的語言,近期遂也興起想好好學一下印尼語的念頭。我去年曾在臺北上過四方報開設的印尼語課程,授課老師由印尼移民擔任,因為老師本身只是自願支援,而非教學專業,所以課程比較像分享會。

  學語言需要環境,一點也不假,即暴露在某種語言環境中,有助於語言(聽、說)能力的提升。雖然我沒受過正式的印尼語教育,但常常聽到或看到的字詞,我會記下來、翻字典,查不到再問人(一是因為印尼語有許多的詞贅,再者係該國語言眾多,字源複雜)。多見幾次,自然也能明白了。

  另外,我認為「開口」,亦是能否使用一個語言的要素。我的印尼語能力,基本上只能用單字溝通,而且字彙量少得可憐。最近,我獨自進行了一趟峇里島之旅,過程中,我盡可能在問路、詢價、乘車等活動上,以印尼語表達。雖然講得很不好,很多時候還需要以英語、肢體語言輔助,但當地人通常可以藉單字猜測我想說的話。再者是,一個外國人願意講當地語言,人們基本上都會表現善意。

  至於學習粵語,最早係因為追星。當時,我因為喜歡王菲(歌手)的歌曲,飛去香港看她的演唱會,遂開始探索香港這個地方,後來因為轉機的地利之便,去了香港好幾次,索性每次都有當地朋友帶路,雖然我們多以華語交談,但後來幾次我的朋友會刻意只跟我說粵語,看我不懂再用華語解釋,而我自己就是能講則講。

  我曾加入政大一個港澳生興辦的「廣東話社」,社課基本上就是聊天,偶爾看電影,社長也會準備教材,有很大篇幅會採用非常道地的電影對白。

  我認為粵語是個不用上課也可以學會的語言,但重點仍是能否尋得或創造一個語言環境。我後來雖然沒再去社團,除了本來就常聽的粵語歌曲,在家我會看找粵語發音的港片來看,另外也有很多學習粵語的APP可以載下來輔助學習。我至今粵語還是講得零零落落,因為它的語法規則跟語氣詞於我還是非常難以摸透,不過有次幫助了一個在綜院迷路、華語講不好的香港媽媽指引方向,覺得一個語言能學以致用還是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其實,我會堅持在香港盡量講粵語,還是因為政治考量。香港回歸中國政府後,湧入非常大量的中國移民與遊客,一年比一年多,就我二O一一年第一次去香港至今,每次去都發現許多變化,例如機場地勤已經不說粵語了,取而代之以非常不耐煩語調講出的「普通話」。我有許多香港朋友,幾乎人人都跟我說過「如果你要說國語,就先說你是臺灣來的!不然就講英語吧!」近年,香港文化界有非常多反制中共及港府的論述,電影做為一種表現媒材,而且是該地的強勢產業,理所當然出現一批充滿嘲諷、批判意識的作品,其中常用引用粵語俗諺,或玩雙關,這都是語言的使用。如果我不試著理解這個語言,或是略懂一點皮毛,我是無法窺究整個社會反動的力量的。

 

總結一下

  寫了這麼多,發現自己文化體驗較多的幾個語言幾乎都是學而不精的。不過在此,我已認知到語言是一種工具,是認識、研究一個文化整體的鑰匙。

  另外,母語是絕對要珍惜的,在我而言,語言就變成一種態度了,它暗示著我能否正視自己的根。以前我把講母語(閩南語)當成難登大雅之堂的鄙俗之事,但我卻從未思考過是否是國家機器控制著我的思緒。母語是我生命起源的所在,它蘊含了千百年生活的智慧與哲思,這都是我回望過去才慢慢尋見的。「三角窗」、「鐵支路腳」、「商展」(夜市)……這些字詞,都在召喚我的回憶。

  學習語言猶如行船於浩瀚之洋,講母語是一個方向,學外語是一個方向;講母語以尋根,學外語探世界。語言於我,就是一條望不見盡頭的路。

 

二、家族語言系譜圖

閩南語     閩南語     閩南語    閩南語

外祖母     外祖父     祖 父    祖 母

     

 


    閩南語             閩南語

    母 親             父 親

                 

 


            閩南語

            吳

 

 

三、語言能力指標表

本土語言
閩南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客家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原住民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華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外國語言
英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俄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本土語言資訊增能研習

研習時間:
第一梯次 12/4(四)、12/5(五)
第二梯次
 12/11(四)、12/12(五) 

研習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豐原)

共開二個梯次,其實二個梯次內容是連貫的。

課程內容:

資訊融入本土語言教學增能:以翻轉教室的概念,設計本土語言課程

資訊融入本土語言雲端運用:主要以google雲端內容為主,應用於本土語言教學

數位科技融入跨領域主題精緻課程規劃與教學:有豐富的內容,各式各樣的工具軟體應用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布農族語:


外祖母
家族語言系譜圖


 

外祖父

祖父

祖母
 


 


父親

母親

弟弟
(布農語日本語國語)          (布農語日本語國語)               (布農語日本語國語)        (布農語、日本語、國語)





 



妹妹
                   (布農語國語)                                          (布農語、國語、閩南語)


 

 

 

 


(布農語、英語國語)                               (布農語英語日語國語)                       (布農語英語國語)

   精通

   尚可

   勉強

 

 

l   從小到大學過的語言總數及名稱(本土語言、華語、外國語言),該語言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何?

本土語言
布農族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閩南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客家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華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外國語言
英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日語   聽說讀寫
流暢   □□□□
普通   □□□□
尚可   □□□□
 

 

cc
從小生長在原住民布農部落的我,耳濡目染之下常常聽家人及長輩們以流利的布農族語聊天說話,讓我在小時候對於族語的聽力尚可,有時候是甚至聽得懂長輩們談論的話題。我們家父母親和我們說話都主要以國語溝通,爸媽之間都是以有時候是以布農語溝通,有時候是以國語,但只要是家人長輩們聚在一起的聊天溝通,幾乎完全使用布農族語。從小媽媽對我的教育極為嚴格,在還沒有上幼稚園時,媽媽就會自己買ㄅㄆㄇ練習簿給我寫字,教我念正確的發音, 即使現在想起來當時媽媽的發音還是帶點原住民腔,不過從小媽媽就很注重我的國語,因此,族語的家庭學習這一塊完全是被媽媽忽略的。因為對我的管教極為嚴格,我是無法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跑出去和朋友玩,或是和鄰居小孩玩,所以自然而然地也沒有完全沉浸在布農族語的生活中,和我同年齡的小朋友族語每個比我還厲害。國中以前還生活在部落學習的時候,雖然我不會太說布農族語,但因為學校的母語課程還是會說一些平常問候的片語還有簡單的單字,也會稍微聽得懂些許長輩談話間的意思,不過之後因為上了高中,就不向之前生活在族語環境中,於是聽的能力也漸漸減少,至今,因為太少回家,回部落和長輩們相處,甚至有時候小時候覺得很簡單的母語單字甚至都忘記了,或是還要花時間想起。

布農族語讀和寫的能力養成是在國小的鄉土語言教學課的時學習,我們的族語老師當時有請我們主任(本身也是原住民)還有同學的爸爸來教授,而教材是我們學校自己編列的,教材是以黑白列印裝定一本。課程一剛開始先教我們學會寫羅馬拼音,念羅馬拼音,之後再教我們些簡單的單字,片語,例如「Uninag」謝謝,等等,每一頁課本的內容都會有大張的圖片,動作,然後底下標上族語單字,有時會有測驗考試。此外,學習族語不只是課堂上的修習,因為讀的小學原住民學生人數相較於其他部落小學還要來的少,所以主任就把我們原住民學生集結起來,一起學布農族語傳統歌謠和舞蹈,出去校外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或表演,因此,雖然有些歌謠即使不了解單字歌詞的意思,但至少布農族傳統歌謠旋律至今都還記憶猶新。

英語:

從小因為家庭教育甚嚴,媽媽在小學的時候就和其他閩南人的父母親請外面「芝麻街美語」的老師在我們活動中心開設補習班,教我們英文,所以從小學一年級我就開始學會ABC,學到後來小學開始在上英文時,我的英文程度是完全可以不用上課也可以考滿分的自信。補習補到國小之後就沒在補了,因為太有自信,所以導致在國中階段學習文法時就沒有太大的積極,於是在文法這一塊就不認真學習,英文程度就開始退步。直到高中上了台中女中,才知道自己的英文程度其實是差別人一截,所以高中時我就開始認真學習英文,考過中高級初試,但是因為聽力口說完全不行,而沒通過複試,至今,我的英文閱讀能力是算一般,不過聽力和口說就有待加強,尤其時聽力,更是需要加強。

日語:

從高中我就開始學習日語,但只有高二時期,中間學習時間完全停滯,直到去年大四時才重新學習日文,目前看得懂日文,基本片語和文法,對日文尚有熱忱。

 

3.有哪些語言學習是成功的?哪些是失敗的?印象最深刻的語言學習經驗為何?

對我來說,「國語」可能是我最成功的語言學習,身為台灣布農族的我,從小就因為政治政策,因為國家教育,不常說族語,反而學習國語才是應該作的義務,也是從小人家評估你價值的依據,如果學校國文好,那就是成績好,成績好就是好小孩,而漸漸地對族語失去信心,覺得是次要語言!所以很諷刺的,對我來說學習國語是我很成功的語言。

    英文、布農族語對我算是失敗的語言學習。就英文來說,其實我從小學就開始去補習班上全美語教學,但是在小四之後就開始沒有在上芝麻街美語(可能當時父母親覺得我的程度可以應付學校的考試,就沒再讓我繼續補下去),開始接觸學校的英文。在偏遠地區的小學教師資源其實是極度缺乏的,教授音樂的老師也許是你的數學老師,每個科目的老師都需要身兼其他科目的教導,尤其是英文老師,當時偏遠校區是極度缺乏英文老師的,所以我們當時的英文老師不是該專長教授英文。國小的英文程度也許是因為有另外補芝麻街美語,所以不太上學校的教法和教材,但是到國中的時候,我們英文老師其實都還只是實習老師,因為是實習老師,所以每一年都會輪調,教受英文的專業也就不像城市小孩所學習的完整,尤其是文法,還記得當時學習英文都只是教我們背,相較於在芝麻街美語輕鬆學習的教法,其實讓學生對英文是不會產生興趣的。也許是國中英文老師可能比較嚴厲,使得我學習英文是一種壓力,加上可能因為老師教授英文有些問題,所以在我銜接高中英文(台中女中)課程時,才發現其實我的英文是落後別人一大截,且有很多文法觀念都沒有建立好,只是一再的死背,不知變通,所以剛開始對英文非常挫敗的我,決定把英文從頭學起,放棄以前的觀念,然後比其他人更努力學習英文,從新建立正確的英文學習知識和態度。對我來說,學習好成功的語言,老師其實佔了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好的教授方法足以影響一個學習者的動機和學習態度。

     另外高中學習的日語也算是失敗的,當時高中推行第二外語,選擇日語的我,當時學習日語的動機好像沒有大,純粹是為了要拿高分而選擇修習,當時所學得五十音和一些單字上了大學就幾乎全忘。但是,比其他國他的語言,我對日語還是有多少有一點興趣,所以到了大四時,希望在最後一年能把日語最簡單的會話和單字學習好。令我開心的是,大學日語老師上課豐富又有趣,且也注重聽力和會話,他不教我們太深的東西,他覺得學日語就是要活用,所以她教我們很多日本的文化和語言的使用,比起正規傳統的學日語,我反而更喜歡這位老師的教授方法,當然,他也是比其他老師嚴厲,每周不但要現上考試和紙本作業,他也很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況,非常鼓勵學生開口問,所以使得我上學期日語成績很好,看到會講日語的原住民老人也都會想要用日語和他們交談。總之,雖然高中的日語學習算失敗的,但以現在大學的學習現況來說,我的日語學習還算成功,至少現在我對日語還是充滿熱忱。

 

4.語言學習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教學法?

    小學在上芝麻街美語的時候,是我學英文最有熱忱,最喜歡的階段。當時老師是全美語教學,只有下課老師才會講國語。但是,既使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老師肢體語言很豐富,總是會讓我們聽的懂他的表達。老師在課堂上常運用遊戲讓我們認識英文,學習英文單字,老師也會教我們唱歌、跳舞,從唱歌的歌詞,還有學舞蹈時從中學習英文。小時候,我每星期最期待的就是上芝麻街美語,一周上兩天,星期三半天下午和星期六下午。我很喜歡老師發明的遊戲,是有趣好玩的,豐富的,且又可以逼自己記起單字,加上每次遊戲都會有小小的競爭,分組遊戲,所以競爭加上自己不服輸的個性,在學習單字上和簡單文法就會比別人更有動力。

   此外,老師對每個小朋友都很好,不只是遊戲激發我們學習動力,老師還會以收集Credit Car 作為對學生的鼓勵,然後可以換你想要的禮物,當時對小朋友是很吸引人的,所以會想要背更多單字,學習更多片語,也因此,當時在學校我的英文程度都是高於其他人,每一年的芝麻街美語的表揚,我都是模範生代表。


   當時我覺得老師英文教授是成功的,完全浸淫式的全美語教學,從活動中學習,透過遊戲、舞蹈、歌曲培養學生對英文的興趣,透過競爭、考試也施加些壓力學習。讓我每次都期待上英文課,期待想要多學英文,甚至當時還要媽媽多買些英文教材,我想,當時學習的成果是成功的。


5.檢視以上語言學習過程後的發現與心得為何?

  對我來說,在學習新的語言時,老師其實扮演一個很大的角色,老師的教材,教授的方法,其實足夠影響一個學習者對該語言的興趣和熱忱,當然也會有些例外,不過,當自己有語言學習的動力時,如果沒有好的教授者,沒有好的信心,其實在學新的語言常會因為挫折而放棄,學習到一半就半途而廢,所以好的教授者,教授方法和教材是重要的!「誰來交」、「交什麼」、「怎麼教」。

   再者,學習的動力不能只有靠自己的自主和熱忱,其實有同伴相互學習是比一個人學習力量還要大的,因為可以透過討論激發些火花,當彼此討論和交談的過程,透過自己的詮釋和理解對方的意思,是可以重新審視自己對該語言的認知,至少對我還說是如此。
  現在,其實我最想也是最該學的是重新學習我的母語-布農族語,只是以現況來說學習的動機不大,學習的環境也不適合,如果只是單靠著聽現上族語教材,其實根本無法真正的學習。對學母語而言,學習良好的環境是部落,教授者是族人,教什麼、怎麼教,其實都是靠生活來學習,此模式套用在任何語言身上都是可行的。和語言生活是一種學習該語言最適合的教材,至少現在我每次回家,我都會要父母親和我們溝通用母語,然後常和老人家聊天,陪他們聊天,其實不知不覺中,多多少少我還是可以學習到母語的!